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2019年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8单元测试题

   日期:2025-01-25     来源:www.qunkongxitong.com    浏览:320    
文章简介:《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单元测试题 1、选择题                                                                         1.20世纪30〜40年代,国...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单元测试题

1、选择题                                                                        

1.20世纪30〜40年代,国内音乐家创作了很多控诉日本侵华导致民族苦难和讴歌、勉励抗击曰本侵略的音乐作品,其中冼星海创作的,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的是(  )

A. 《松花江上》

B. 《毕业歌》

C. 《义勇军进行曲》

D. 《黄河大合唱》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由于主要集中在( )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造船业

D. 冶铁业

3.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进步

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打造

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 《文学改良刍议》

B. 《阿Q正传》

C. 《故乡》

D. 《狂人日记》

5.抓住关键字语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历史学习技巧。李刚同学在复习历史时,写下了“鲁迅”、“茅盾”、“《阿Q正传》”、“巴金”等一些词汇,你觉得李刚复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文学的进步

B. 社会风俗的变化

C. 衣食住行的进步

D.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6.《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它的作者是()

A. 左宗棠

B. 李宗仁

C. 聂耳

D. 冼星海

7.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为了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而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 《狂人日记》

B. 《故乡》

C. 《阿Q正传》

D. 《孔乙己》

8.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源于己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选择,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救国。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还有一个人是张謇。张謇选择的道路是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君主立宪

D. 民主科学

9.中华民国打造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除此之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依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性、小姐等。这种社会风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看法( )

A. 平等观念

B. 民主观念

C. 自由观念

D. 等级观念

10.下列作品中不是解放区出色小说的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李有才板话》

C.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 《狂人日记》

11.近代以来,国内民族工业的进步经历曲折又缓慢。倡导实业救国,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 周学熙

B. 张謇

C. 严复

D. 侯德榜

12.中国在近代教育进步史上的有益探索有

①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

②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打造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③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

④1905年,废除科举规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3.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的是( )

A. 理头发辫

B. 易服装

C. 改称呼

D. 禁缠足

14.《义勇军进行曲》随着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非常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 鲁迅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15.《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勉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大家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抗日救亡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6.“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哪个的名言

A. 鲁迅

B. 郭沫若

C. 詹天佑

D. 徐悲鸿

17.中华民国成立后,愚昧落后的社会风俗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 留辫

B. 称“先生”

C. 缠足

D. 翎顶补服

18.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9.抗日战争期间,借用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的画作和作者是

A. 《愚公移山》徐悲鸿

B. 《奔马图》徐悲鸿

C. 《黄河大河唱》冼星海

D. 《屈原》郭沫若

20.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年代”是在( )

A. 辛亥革命后

B. 首次世界大战前

C. 首次世界大战期间

D. 首次世界大战后

2、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的近代工业:

 

回答

(1) 说出图一所对应的运动的名字,并用一句话概括它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

(2) 图二的人物为挽回中国的利益,进步工商业而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 图三反映的是国内民族工业进步的黄金年代。请剖析其形成缘由。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剪辫令,需要限时剪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民国政府员工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这两张图片是借用于当时______、________先进技术保留下来的。它们是20世纪初从________传入中国的。列举国内历史上第一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名字和两位著名的影星。

(2)材料一中图四是民国时期新式服饰,请写出其名字。

(3)材料二中“剪辫”“改称呼”等社会风俗的变化分别表明了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请剖析其中是什么原因。从中你有什么感慨?

23.近代以来,伴随中国自然经济的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进步起来。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常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中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2)甲午战争后所签订的《马关条款》中哪一条约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进步?在此背景下,张謇提出什么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进步?

(3)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年代”出现“短暂春季”是什么原因有什么?

材料二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常识,剖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进步的特征。

(5)综上所述,你觉得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进步的根本缘由是什么?

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进步实业的条例、章程、细节、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要紧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引自《北洋军阀中国社会之变迁》

材料3、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进步实业的手段,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能继续向前进步。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进步达到了高峰。

(1)材料一表明国内民族资本主义进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2、三,总结国内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出现两次高峰的一同缘由。

(3)民族资本主义在历程两次短暂进步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常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进步进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程了一段曲折的进步过程。

材料1、清政府为知道决紧急的财政危机,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很多地方官吏还把近代民族工业作为敲诈的对象。

材料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设实业公司,以进步农、工、商、矿各业,作为“裕国裕民之计”。对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无不批准立案。遇有侵夺工商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查清妥为解决。

材料3、中国民族工业进步变化统计表:

 

材料四 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率统计表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步困难是什么原因。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进步是什么原因。

(3)阅读材料三,材料中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进步呈现何种态势?

(4)阅读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步的特征。

(5)结合所学常识从社会性质角度谈谈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进步是什么原因。

答案分析

1.【答案】D

【分析】结合所学常识可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震惊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A

【分析】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因为遭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所以比较落后,表目前行业上,就是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故选A。

3.【答案】B

【分析】依据题干图片“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由此判断这与近代工业的兴起与进步有关;结合所学常识可知,从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步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不少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都是进步工业,创办企业。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D

【分析】联系已学常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新文学,1918年鲁迅发表的简短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据此D符合题意;A选项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B、C均不是第一篇。故选D。

5.【答案】A

【分析】鲁迅、茅盾、巴金都是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故选A。

6.【答案】D

【分析】结合所学常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震惊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光复新疆;选项B指挥台儿庄战役的;选项C作曲《义勇军进行曲》,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A

【分析】由材料中“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而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可知是《狂人日记》,1918年,鲁迅发表了国内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规范的罪恶。故选A。

8.【答案】B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为挽回中国利益,进步本国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在江苏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9.【答案】A

【分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理头发辫、易服装、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大家的生活方法浅易化,便捷化,民国生活特点开始出现;每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知道放,社会地位开始提升。故选A。

10.【答案】D

【分析】那时候,解放区的文静工作者也创作出一批出色小说,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据此可知,ABC选项作品都是解放区出色小说,故选D。

11.【答案】B

【分析】依据所学常识可知,《马关条款》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紧急民族危机,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舍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叫做“状元实业家”。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12.【答案】B

【分析】依据题干“近代教育进步史上的有益探索”的信息,结合所学常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是一种错误的怎么看,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足之处,大家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去取精华弃其糟粕,③不是有益的探索,排除③;所以答案选D。

13.【答案】C

【分析】民国初年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了身份的不平等,故选C。

14.【答案】B

【分析】结合所学常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所以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聂耳,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

15.【答案】C

【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因为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非常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16.【答案】D

【分析】依据课本所学,“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说的,亦是他本人的座右铭和生活写照。徐悲鸿画画技艺高超,善于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7.【答案】B

【分析】民国时期,国内社会风俗的变迁主要表目前:强令男子剪辫,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用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代替有损人格的跪拜礼,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代替“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四个选项中A、C、D三项都是民国政府所废除的风俗。故答案选B。

18.【答案】A

【分析】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是屈原,而《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的作品,《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作品。故答案选A。

19.【答案】A

【分析】结合所学常识可知,《愚公移山》是徐悲鸿于1940年左右抗战时期创作的,此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激励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

20.【答案】C

【分析】首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进步机会,进入了“黄金年代”。故选C。

21.【答案】(1)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的成功;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分析】(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含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或江南制造总局等。

(2)依据所学常识可知,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款》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紧急民族危机状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

(3)首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国内民族工业进步的“黄金年代”。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规范,激励了民族资产阶级,国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步。外因是首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进步机会,进入了“黄金年代”。

22.【答案】(1)照相电影西方《定军山》,《歌女红牡丹》。赵丹、周璇。

(2)旗袍。

(3)剪辫表示反对封建政权的决心;改称呼表明国民人格平等观念渐渐取代了传统的等级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意思相近即可)

(4)缘由:西方列强入侵带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和革新的结果。

感慨:①要尽心竭力地抨击和扭转社会上的不好的风俗、风气。②伴随社会的进步,大家要不断学习和同意世界一流的事物,只有如此大家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向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进步等。

【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这两张图片是借用于当时照相、电影等先进技术保留下来的,它们是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促进了人民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国内的电影事业得到了进步,国内历史上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赵丹、周璇是当时著名的影星。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图四是民国时期新式服饰——旗袍,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常见的女子服饰,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3)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剪辫,易服,废除缠足,体现了新社会的新思想,剪辫表示反对封建政权的决心;改称呼表明国民人格平等观念渐渐取代了传统的等级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

(4)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这是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带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而且中国也开始学习西方,这也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和革新的结果,由此可知,大家要尽心竭力地抨击和扭转社会上的不好的风俗、风气;伴随社会的进步,大家要不断学习和同意世界一流的事物,只有如此大家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向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进步。

23.【答案】(1)①洋务运动;②甲午中日战争;③首次世界大战

(2)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进步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涌现,掀起进步实业的热潮。首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虽有长足进步,但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5)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进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后,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需要进步本国工商业,他提出了“实业救国”,客观上刺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首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了放松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资本主义进步进入黄金年代。

(2)依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款》,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进步,在此背景下,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需要进步本国工商业,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进步。

(3)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进步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涌现,掀起进步实业的热潮,首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进步进入黄金年代。

(4)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常识可知,民族工业虽有长足进步,但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5)综上所述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因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进步,并存在着紧急的不平衡性,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种情况非常难改变。

24.【答案】(1)艰难曲折。

(2)政府拟定政策、手段,鼓励进步实业。

(3)首次: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或“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权势卷土重来”)。第二次: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分析】(1)由图片的曲线可以看出来,民族工业的进步很曲折。一波几折,有高峰有低谷,特别在一战期间,历程了短暂的春季,被叫做黄金年代。后来因为各种缘由,渐渐萧条。

(2)材料二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进步实业的条例、章程、细节、法规等达86项之多。材料三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进步实业的手段,这两点综合在一块就是一同缘由。

(3)中国民族工业的进步历程了三个阶段,在首次高峰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或“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权势卷土重来”)致使民族工业进步艰难;第二次是三十年代,日本大肆侵华战争。因为战争的破坏,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第三被破坏。

25.【答案】(1)封建权势的压迫和摧残。

(2)辛亥革命提升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振兴工商业的手段。

(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兴盛,是民族工业进步的“黄金年代”

(4)主要集中在轻工业范围,重工业进步缓慢。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遭到本国封建权势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分析】(1)阅读材料一得出有效信息“苛捐杂税;很多地方官吏还把近代民族工业作为敲诈的对象。”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到了封建权势的压迫和摧残。

(2)阅读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手段法令,振兴工商业,辛亥革命提升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答对一个即可)。

(3)阅读材料三的表格,到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数目,工人数出现大幅增加的现象,重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给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进步的机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季。

(4)阅读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是,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进步缓慢。

(5)依据我们的理解从社会性质方面看,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遭到了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权势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