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有一些坏的学习态度致使的。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坏的习惯会将孩子拖入学习的泥沼,很难自拔。看你的孩子有没以下这类不好的习惯,假如有,必须要改正哦。
1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一直让老师和父母在后面推着走。任何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非常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的,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天有每天的任务。
建议:帮孩子拟定一个学习计划,这非常重要。
2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天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没办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常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期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建议:天天固定一个时间点,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
3学习不定量
天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未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天天该记忆的内容没去记,该做完的作业也没做,该复习的东西没按时去复习。
要想较好地学会常识,需要靠每天的常识积累,没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常识,不但数目少,而且水平差,经不起考试的检验。
建议:天天规定好学习量,不要等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
4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常常走神,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费时;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
一心一意是学生需要培养的起码的学习态度,普通人不可能同时优质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可以两视而明,耳不可以两听而聪”。
建议:平常就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可以找一些培养专注力的练习和游戏给孩子玩。
5有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很多老师的订正,可极少往心里去;测验题和考试题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从不认真剖析缘由、检查和修改错误。学习是一个积累常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一门课程,你的常识漏洞越少,说明你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会越高,那些考试时出错的地方总是是你的常识漏洞最大的地方。
建议:帮孩子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之后,让孩子将它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类非常可能就是孩子的常识漏洞,父母要督促孩子常常看看这类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6不复习就做作业
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
建议:作业是每一个学生需要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概念、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常识。假如孩子不求甚解地完成了作业,根本就起不到这类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