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裕的家境特殊:妈妈神志不清;爸爸年逾七旬,肩负养家糊口的重任;爷爷奶奶带大了他。从7岁开始,何立裕便悉心“反哺”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肩负重任
9月21日,南国早报记者驱车来到钦南区久隆镇平新村委何屋村,走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一片竹林,到达何立裕的家里。
何家只有三间小平房和一间厨房,年迈的何奶奶正坐在房间里休息。看到记者到来,腿脚不便的何奶奶非常想外出迎接。何立裕立即把拐杖递给奶奶,小心翼翼地将奶奶扶出房间。直到老人家安稳地坐在凳子上,他才默默地站在后面,害臊地低着头,沉默不语。
“我今年102岁啦!”何奶奶笑起来,满脸的皱纹明确可见。最让她开心的,就是身边的孙子何立裕。“孙子一直照顾我,煮饭、洗衣服、倒水什么的,都是他帮我做。”
原来,何立裕的爸爸45岁时才娶亲。现在,爸爸已经年过古稀,头发全白了。而45岁的妈妈虽然还算年轻,但却神志不清,没办法操持家务。
过去,爸爸既要赚钱养家,还要照顾身体不好的妈妈,养育小立裕的重任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
何立裕7岁时,爸爸已步入花甲之年,爷爷奶奶也已年过九旬,都成了需要照顾的人。何立裕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才读一年级的他,就成了爷爷奶奶的“拐杖”,照顾起两位老人的平时生活和饮食来,一晃就是7年。
悉心照料
站在记者身边的何立裕,身高只有1.5米左右,身板看上去非常单薄,可从7岁起,他便要上山打柴,回家生火、煮饭菜、洗衣服,农忙时甚至还要跟爸爸去运送稻谷。
天天早上,何立裕都要早早起床,为爷爷奶奶洗脸,接着煲好粥,煮好菜,照顾老人吃饭,再匆忙赶去学校上课。
据何父回忆,最初做饭时,何立裕太矮,需要站在凳子上生火做饭,刚开始经验不足,常常烧得厨房里全是烟雾。有一次还被火烧着了裤子,脚上起了个大水泡。但何立裕怕爷爷奶奶担忧,一言不发地把裤子补好。
为了便捷照顾老人,何立裕从7岁起就与爷爷奶奶同住一间房。老人的房间里,有一个三角形的金属环,一拉就会响,是何父为儿子制作的电铃。晚上爷爷奶奶需要便捷、饮水时,电铃一响,何立裕便会起床照顾。
身材高大的爷爷行走不便,每次扶爷爷去上卫生间,何立裕都十分吃力。老人有时爱唠叨,甚至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但何立裕从不计较。
爷爷奶奶行动不便,有时还需要喂饭。但每次何立裕都忙得非常高兴。“以前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我,没奶吃,就去挤牛奶给我喝。我有次生病了,他们就轮流背着我去医院。我照顾他们是应该的。”何立裕说。
情真意切
去年下学期,何立裕上了中学,在学校寄宿,离得远远的了爷爷奶奶,但他最牵挂的还是两位老人。去学校之前,他非常想叮嘱爸爸,必须要照顾好爷爷奶奶,可看着满头白发的老爸爸,何立裕欲言又止。
于是,每到周末,何立裕便匆忙赶回家,帮爷爷奶奶洗完衣服后,立即上山打柴,接着运谷子去碾米。他要用实质行动,为爸爸减轻负担,让爷爷奶奶安享晚年。
看到孙子这样懂事、孝顺,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感到无限欣慰。
两个月前,爷爷不幸去世,何立裕愈加用心地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这孩子,生活苦是苦,可非常有孝心。”一个村民对记者说。据悉,何立裕照顾百岁爷爷奶奶的事,在当地越传越广,得到远亲近邻的一致好评,还先后引起了钦州直属机关工委、钦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看重,他们组织爱心人士,多次前往看望慰问何立裕一家。大伙目睹何立裕照顾老人的情景,听到老师、村干部和村民的介绍后,无不为他敬老孝亲的行为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