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接近尾声,回顾黄金周的花费账单可以发现,随着着国庆的结婚大潮,份子钱成了不少民众黄金周的一项大开销。有的网友国庆期间参加了数场结婚典礼,随出了几千元的份子钱,以至于发出“薪资还不够份子钱”的感叹。
察看可见,夹杂着面子等种种原因,份子钱数目正不断水涨船高,且让人情所“绑架”,已渐成国人负担。网友呼吁,应倡导宴请不收份子钱,如此不仅能够减轻人情负担,使多数人回归理性,也可以刹住部分人借机敛财的歪风。
国庆迎来结婚潮 网友叹“薪资不够份子钱”
“十一”长假是结婚的高峰期,不少人在假期之前就收到了不少结婚请帖,而随之而来的数目不菲的份子钱令不少人直呼心疼。
来自湖南长沙的私企职工钟女性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今年国庆期间有六场结婚典礼参加,份子钱有三四千元,一个月薪资还不够份子钱,真是“份子钱猛于虎”。
与钟女性同样参加数场结婚典礼、随出数千元份子钱的人不在少数。来自重庆的网友小柯对记者说,他收到了9个“红色炸弹”,掏出的份子钱近5000元;河南郑州的网友小夏表示,普通的朋友给200元,关系最好的朋友最少给500元,这个黄金周随的份子钱超越1000元。
扎堆而来的份子钱让不少网友直呼“吃不消”。网友“言不由衷CL”表示 ,“十一”自己收到四个结婚请帖,想想这几年光份子钱就好几万元,心疼去世了。还有人说:“份子钱随的真是心疼,五六年不联系的同学,共事几个月就离职关系普通的同事,结婚都告诉我,为了份子钱,我必须要结一次婚。”
份子钱让人情“绑架” 水涨船高渐成国人负担
收到请帖后,去不去参加宴请,同一天去参加哪一家,是当面给份子钱还是托人转送,给多少份子钱适合,多了自己能否承受得起,少了是否会影响面子和感情……种种考虑和纠结下,份子钱已经让人情世故所“绑架”,成了不少人的心病和烦恼。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在不少人看来,份子钱的多少意味着两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也代表着感情的深厚浅薄,而且不少人担忧份子钱以后能否收回来,而有些爸爸妈妈给儿女举办结婚典礼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收购份子钱。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时间的推移,份子钱的数目也渐渐水涨船高,不断上涨、动辄上千元的份子钱,让不少人倍感经济负担“重压山大”。
在北京工作的周女性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几年前份子钱两三百已经足够,但目前却感觉拿不出手,其他人都给800元或1000元,自己也不好意思比其他人少,“北京等一些区域的份子钱应该已经进入千元年代了吧!”
“‘随份子’以前是传统民俗,目前却成了彼此欠下的人情债,很多人都奢侈并无奈着,目前份子钱愈加高,本来是表达美好祝福的份子钱,有的人却把它当成相互攀比和敛财的工具了。”网友“Just-a-dream-豆”这样感叹。
应倡导宴请不收份子钱 刹住借机敛财歪风
一直倡导不收份子钱的周女性告诉记者,自己在结结婚以后请同事吃饭,明确向每一个同事提出了“只不过聚聚,不需要给份子钱”的想法,但在当天聚餐结束之后,同事们还是拿出了厚厚的红包。
周女性也颇感无奈,只得详细记下什么人送了份子钱,以备日后再送还,“我感觉真不必互相给份子钱,一来一往,双方都麻烦,意义不大。”
钟女性也对记者表示,目前的青年讲究排场、爱面子,结婚去意思一下有必要,毕竟图个热闹和喜庆,但不必盲目跟风,非硬给千个八百的,不要搞得自己重压太大,真的关系好的不在乎这点份子钱,“最怕平常不联系,一联系就是接请帖。”
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对记者表示,份子钱其实是一种原始的互济互助的形式,但近年来出现的重金随礼、人情绑架等现象,使得份子钱交流情谊、传达祝福的功能淡化,而这种逐年走高的人情消费容易导致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好的风气,也会演变成部分人敛财的方法。
不少网友呼吁,以后应该倡导宴请不收份子钱,如此不仅能够减轻人情负担,使多数人回归理性,也可以刹住借机敛财的歪风。
夏学銮指出,短期之内份子钱很难消除,但每一个人应量力而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更要紧的是,政府部门应多加引导,在全社会倡导简朴的社会风气,多兴办公益结婚典礼、集体结婚典礼,特别是严格需要领导干部禁止大摆宴席和收受礼金。
专家强调,正常的有来有往无可厚非,但感情不可以用资金来衡量,更不可以使其蒙上功利的色彩。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媒体等需要渐进式地给民众以积极引导,使其渐渐摒弃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