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海州路隆昌路,菜摊摆到了马路上,小贩们沿街叫卖,土方车卷着沙土,漫天飞扬。坐落于此地的辛灵中学,校园内呈现的却是与周围迥异的景致--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一尘不染的地面,健身、书法、机器人制作等拓展课教室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里竟是一所专门“择差录取”的工读学校。
在上海,如此的中学共有13所,“收治”各种行为不好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常人眼中,他们是“坏孩子”,打架斗殴、偷盗打劫、夜不归宿、沉迷互联网……被普通学校视为“包袱”,游走在犯罪边缘。
作为一所特殊学校的“掌门人”,谢小双深知,这里是最后“接球”却不可以“回踢”的地方。作为一名党员,他也深知,特殊教育是心灵的教育,需要坚持“全部都不舍弃”的理念,付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具备坚强的定力。让每一个孩子成材,是他最大的梦想。
校长的“攻心战”
提起工读学校,不少人对它的概念就是坏孩子“集中营”,环境压抑,门窗无一完好,桌椅缺胳膊断腿,垃圾随处可见。但辛灵中学却大不同。
手工制皂教室里,谢小双拿出孩子们的作品,骄傲地介绍:“这类肥皂丝毫不比商场卖的逊色。”在校长精心塑造的“第二课堂”中,这群孩子不再总想着逃走,而想留下来静心做有兴趣的事。
午饭时间,跟着谢小双进饭店,他能叫得出每个孩子的名字,也知道他们内心不为人知的苦痛--小菲的爸爸妈妈为躲债不知去向,对逃夜的女儿不闻不问;13年来,小丽从未过过一个过生日……在谢小双看来,“问题学生”非常大程度上是家庭导致的,该校学生中来自离异、单亲、重组家庭的占63%,低保家庭占三分之一;有的父母还是服刑职员,孩子缺少监管。
谢小双靠什么来感化这群“麻烦制造者”?“攻心战!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以心育心。”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学校原政教主任季玉珍说,有个学生逃夜厌学,校长一次次登门家访,看见孩子光脚坐在家打游戏,他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蹲下身给孩子穿上鞋。“就如此一个小小的举动,大家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
校长的“见面礼”
男孩小成过去是学校里出了名的“神偷”,爸爸妈妈离异,家庭关系复杂。在学校,他成天琢磨着盗窃,无心向学,老师拿他没辙。回到家,爸爸也没办法管教。初中二年级时,小成从一所普通初中转至辛灵中学。见到小成的第一眼,谢小双就记住了这个男生,矮个子、大双眼、瘦瘦的,满嘴燎泡。
“这孩子火气这么大!”既惊叹又心疼,没多说一句话,谢小双立马外出买了一袋梨交到小成手里,并叮嘱班主任:“天天监督孩子吃一个,降降火。”没苦口婆心的劝诫,也没下马威似的警告,校长的“见面礼”居然是一袋梨,让小成非常意料之外。
意料之外接二连三。2013年1月,上海的冬夜,冰冷刺骨。为了御寒保暖,老师建议每位同学从家多带床被子。深夜,值班老师夜巡时,猛然听见一个声音:“好冷……”循着声音走去,黑暗中一个孩子睁着眼:“老师,我冷得睡不着。大家家只有一床被子……”这个被冻醒的孩子就是小成。
值班老师快点拿来我们的被子给小成盖上,自己则倚在床边,睡意全无。第二天清早,谢小双亲自去了小成家。
七拐八弯找上门,杨浦区中原区域一间十几平米的老公房里,一个睡眼惺忪的中年男性开了门。跨进家门的那一瞬间,谢小双什么都了解了。一张破旧的小桌子上,摆设着沾满了厚厚油渍的煤气灶。家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床上、柜子里、桌上到处散乱地堆着脏衣服,全家只用一条破旧不堪的棉被。这是个缺少妈妈的家庭,父子两个相依为命,爸爸靠低保保持生活。
“其实,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苦痛。”回到学校,谢小双请老师去超市跑一趟,买来被子、保暖内衣、袜子,亲自捧到小成面前,这个意料之外令小成感动不已。由于,这是一直遭遇冷眼的“问题学生”首次收到温暖礼物。经过这件事后,老师们都发现,小成仿佛忽然间变了个人,天天都非常早到教室念书,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不少,就如此一直到坚持到6月中考。
校长手中的风筝线
最后,小成人高考上了一所中职校。毕业后他回学校找谢小双,告诉校长一个要紧的决定:去美容美发店当学徒,早点自力更生。“谢校长,你放心,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走弯路、做蠢事。”非常快,小成在国定路上的一家美容美发店干上了学徒工,只须有空,谢小双就会拎着一大袋水果去看小成,临走时还不忘嘱咐:“这类水果拿去跟师傅、伙伴们分着吃,必须要谦虚好学,多用心,不要怕吃苦。”
去年年底,小成又在学校附近的隆昌路上寻了一爿美容美发店打工。谢小双常会去看,看到小成技术日趋娴熟,谢小双才稍稍放心了。
不久前,谢小双照例又去看小成,发现他不在店里。一个电话打过去,小成说要休息几天。“不久前我又联系他,说是在高邮,筹备在表哥的店里学徒。”谢小双放手电话,就给小成充了100元话费。“就是要让他常听到我的声音,听听我的唠叨。”
在辛灵中学,像小成如此的故事还有不少。每年新年,谢小双都会邀请部分特殊的毕业生回到学校同吃年夜饭,给他们发红包。在谢小双心中,辛灵的孩子就像那些贪玩又自由的风筝,过去游戏在天空,而他则是那根风筝线,一直小心地牵引着,呵护着,无论在哪种状况下,永远也不会放手手中的那根线。
现在,在全国工读学校系统之中,辛灵中学维持着一项绝无仅有些纪录——连续4年升学率100%。
谢小双说,必须要严防死守住这块阵地,为孩子打造心灵的港湾。由于挽救一个孩子,就是稳定一个家庭、保障社会一份安宁,“假如有一天他们迷失风中,期望那根线能牵引孩子们回家”。